在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试验一线,经常能看到高级工程师、一级技术主管王兵的身影。1996年河南股票配资,王兵从兰州大学化学系毕业便扎根这里,他用坚守生动诠释着工匠精神的内涵。
20多年来,王兵曾多次婉拒高薪邀约,放弃升迁机会,始终奋战在新华制药生产试验一线。面对试验失败的挫败、重复性劳动的枯燥,他总说:“科研的价值不在实验室的光鲜,而在生产线的‘烟火气’里。”从TMP到碳酸司维拉姆,从尼莫地平到高纯度鱼油,他在数十个产业化项目中摸爬滚打,用“铁杵磨成针”的韧劲突破技术壁垒,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。
作为新华制药科技创新的“急先锋”,王兵始终站在研发前沿。在公司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,他带领团队勇攀科技高峰,深度参与了高纯度鱼油系列、高分子药物和抗帕金森药物等多个研发平台的搭建,并在这些产品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。当抗帕金森药物研发遭遇瓶颈时,他日夜泡在车间,带领团队反复推演,最终实现关键技术突破,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。他的团队不仅赢得8次公司科技进步奖,还多次荣获山东省、淄博市技术创新奖项,并获得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。
“技术要传承,精神更要延续。”王兵常说,看着年轻团队挑起大梁,是他最骄傲的事。2015年,王兵负责的204车间试验组被淄博市总工会授予“劳模创新工作室”称号,这里不仅成为公司新产品产业化的“孵化器”,更成为人才成长的“摇篮”。他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,带领工作室成员不断学习新知识、新技术,精研技艺,勇于开拓,使工作室成为公司新产品产业化的主阵地和工艺优化的先锋队。经工作室产业化的项目,如卡比多巴、高纯度鱼油系列、格列美脲等,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,更为行业树立了技术创新标杆。
王兵深知,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。他重视人才培养,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,通过传帮带的方式,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素质过硬、业务精湛的创新型骨干人才。近年来,劳模创新工作室走出两位齐鲁首席技师和多位公司劳动模范、十佳科技人员,为新华制药的人才梯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新华制药十佳科技人员、劳动模范,淄博市优秀青年、优秀科技工作者、医药行业十佳创新人才、劳动模范,山东省劳动模范、技术技能大师、鲁药工匠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,全国劳动模范……凭借着不懈努力和突出业绩,王兵早已荣誉满身。他既是扎根泥土的“实干家”,也是勇攀高峰的“追光者”,他以坚守为笔、创新为墨,书写着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华彩篇章。
(山东工人报记者 石雪萍 通讯员 王康蓓)河南股票配资
盛宝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